香港家長在學童教育蛻變的角色對教師教育的影響

吳迅榮

Research output: Contribution to conferencePapers

Abstract

「家長參與」成為香港近年其中一個重要的教育變革。基於社會的變遷,範式轉移,和全球化校本管理的簡政放權改革運動,香港家長在學童教育的角色由傳統的麻煩製造者和被動參與者過渡成為今天被廣泛認同的積極溝通者、學校義務工作者及管理者,最後形成了家長與學校工作人員的夥伴關係。本文引用香港教育政策文件及相關文獻參考,目的旨在探討近二十年香港家長在其子女教育中的蛻變角色,及其對教師和學校運作的衝擊。作者把這段時期家校關係的發展概念化為五個階段:包括家長沉默與順從期、家長權利的甦醒期、家校聯繫期、學校問責期和家長全面參與期。作者同時指出在現職和職前的教師教育培訓課程中,有需要加入「家校合作」的知識、技能和態度訓練去裝備前線的教育工作者,冀能改變教師對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的價值觀及增強教師與家長工作的效能。
Original languageChinese
Publication statusPublished - Apr 2007
Event2007年華人社會的教育發展系列研討會:教師教育 - 澳門大學, Macao
Duration: 31 Mar 200701 Apr 2007

Seminar

Seminar2007年華人社會的教育發展系列研討會:教師教育
Country/TerritoryMacao
Period31/03/0701/04/07

Citation

吳迅榮 (2007年4月):香港家長在學童教育蛻變的角色對教師教育的影響,論文發表於「2007年華人社會的教育發展系列研討會:教師教育」,澳門大學,澳門,中國。

Keywords

  • 家長參與
  • 家校合作
  • 教師教育
  • 家長角色
  • 教學效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