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時反饋,各方滿意:從課程督導考察報告看香港教育學院中國語文沉浸課程的成效

何國祥

Research output: Contribution to conferencePapers

Abstract

語言環境對第二語言的學習是相當重要的。香港教育學院自1995年開始舉辦中國內地普通話沉浸課程,至今已踏入第九年了。參加學員人數由23人增至約300人 (2000-2001年)。課程為期由四周而至六周、九周甚至整個學期16周。學習內容最初為純語言的學習,後來加入文化考察、語言調查,2002年有些沉浸課程更滲入學校體驗。上課模式已由簡單的語言學習發展至「多元的與當地社會融和的互動學習」。課程對象95年只為普通話科學員而設,至今已擴展至中文科學生。課程性質也由選修不帶學分逐漸演變成必修帶分單元。課程舉辦地點最初是北京,後來陸續開發大陸其他城市,如長春、南京、西安等。 開辦境外沉浸課程最大的難題是如何保證課程能順利完成,並令參加學員、承辦院校以及我校等各方面都滿意。一般修學後問卷調查、學員返港座談等措施雖然可以藉此瞭解課程運作的長短,但往往「事過境遷」。所得結果雖然可以作為將來舉辦同類課程參考,但未能惠及已修畢課程的學員。鑒於此,本校自課程開辦之初已有領隊隨行,後期則有督導之設。課程督導扮演參加學員與承辦院校間的中介角色,在課程中期實地收集處理學員 (及院校) 意見。這種「適時反饋」往往能令「各方滿意」,提高課程成效。
Original languageChinese
Publication statusPublished - Dec 2004
EventThe International Language in Education Conference 2004: The Way Forward in Language Education = 第十八屆國際語文教育研討會:語文教育的前瞻 - Hong Ko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 Hong Kong, China
Duration: 01 Dec 200431 Dec 2004

Conference

ConferenceThe International Language in Education Conference 2004: The Way Forward in Language Education = 第十八屆國際語文教育研討會:語文教育的前瞻
Country/TerritoryChina
CityHong Kong
Period01/12/0431/12/04

Citation

何國祥 (2004年12月):適時反饋,各方滿意:從課程督導考察報告看香港教育學院中國語文沉浸課程的成效,論文發表於「第十八屆國際語文教育研討會:語文教育的前瞻」,香港教育學院,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