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1835年安徒生的童話

孫愛玲

Research output: Chapter in Book/Report/Conference proceedingChapters

Abstract

在1835年,安徒生的長篇小說《即興詩人》(The Improvisator) 完成,很快被譯成德文,奠定他在當時國際文壇的地位,1835年底,他發表了第一本童話集──《講給孩子聽的故事》,其中包括:〈打火匣〉、〈小克勞斯和大克勞斯〉、〈碗豆上的公主〉、〈小意達的花兒〉。在他給友人的信中說:前三篇作品是取自民間傳說,〈小意達的花兒〉是他創作的。同年又寫了〈拇指姑娘〉、〈頑皮孩子〉和〈旅伴〉。Zvi Har’El 順序列出安徒生童話篇目的年份,同時在葉健君《安徒生童話全集》、Spink, R. Fairy Tales 也作同樣的篇目次序安排。 安徒生在最早的七篇童話作品裡寫不同角色的意圖,人的欲望、任性、殘酷和人的善良、可憐、聰明在童話裡都反映出來。通過這些童話告訴讀者世上的人都有意圖,而他們的意圖和潛意識的行為,有時候是如此的荒誕,是料想不到的。本論文將研究安徒生作為一個開始嘗試寫童話的成名作家,如何去選擇故事和塑造故事角色?從中看作家對童話創作的意向和要反映的人文面貌,同時也探究他所用的手法。 安徒生的童話受口述的民間故事影響,然而有他自己的創意和幽默。他給朋友的信裡說:「我多數寫的其實是反映我自己,每一個角色都是來自生活。」當然他也用童話來諷刺他的敵人和苛刻評論他作品的人。 Copyright © 2005 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
Original languageChinese (Traditional)
Title of host publication安徒生二○○週年誕辰國際童話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Editors 中華民國兒童學學會
Place of Publication台北
Publisher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
Pages37-63
ISBN (Print)9572919229, 9789572919224
Publication statusPublished - 2005

Citation

孫愛玲 (2005):論1835年安徒生的童話,輯於中華民國兒童學學會編《安徒生二○○週年誕辰國際童話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 37-63),台北,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

Keywords

  • 虛構
  • 意圖
  • 潛意識的行為
  • 信念和欲望
  • 心理滿足的狀況
  • 敘述骨幹
  • 魔術故事
  • 異乎尋常的/荒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