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tract
陶淵明〈桃花源記〉的經典價值究竟是什麼?本文透過文中語言和結構安排的探究,探討他它如何引發讀者的想象,以成就〈桃花源記〉在中國文化的經典價值。研究發現,一個只有文字符號的虛構文本,能在讀者腦海裏形成「人間樂土」,「桃花源」這形象更成為中國人「理想」世界的代稱,主要在於文本裏面的設計,製造高像真度的現場感,加上高可信度的真實感,使得「桃花源」彷彿真實存在著。由此,再通過與文本外的「現實世界」,構成對比結構,將「桃花源」「隔」和「安」的特質表露無遺,從而成就這個文本的永恆價值。 Copyright © 2012 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Original language | Chinese (Traditional) |
---|---|
Title of host publication | 《章法論叢》 |
Editors | 中華章法學會 |
Place of Publication | 臺北市 |
Publisher | 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
Pages | 93-110 |
Volume | 第六輯 |
ISBN (Print) | 9789577397775 |
Publication status | Published - 2012 |
Citation
白雲開 (2012):論陶淵明〈桃花源記〉的經典價值:構建「桃花源」世界的語言設計,輯於中華章法學會主編《章法論叢》第六輯,(頁 93-110),臺北市,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Keywords
- 桃花源記
- 現場感
- 可信度
- 真實派
- 對比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