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東西文化發展的時差:以羅門“燈屋”的美學思想為例

Research output: Chapter in Book/Report/Conference proceedingChapters

Abstract

東西文化自有緊密交流以後似乎很難再把兩者作清楚的劃分。其中現代主義文學在西方和在中國的發展情況正好說明了問題。許可評論認為臺灣現代主義詩歌是對西方的一種模仿,仿佛臺灣現代主義詩歌跟西方現代主義涇渭分明,有真假之分。事實當然並不是這樣簡單直接的。以研究臺灣現代主義詩人羅門的美學思想為例,他的詩作、詩歌理論及居所“燈屋”所展現出來的矛盾正正反映了東西文化的不同是在於階段而不是本質。有關臺灣現代主義詩人羅門的研究,便是一個闡述中國跟西方文化由於發展步伐的差異構成相互對照的例子:通過分析羅門詩作、詩歌理論及居所“燈屋”的矛盾,從而把啓蒙運動的問題說明得更清楚。 羅門在中國文學史上被界定為現代主義詩人。這個劃分不但將羅門跟西方現代主義扯上關係,亦把啓蒙運動的內容注入到有關羅門的討論中,因為二十世紀的現代主義正是十八世紀啓蒙運動的產物。現代主義影響的範疇十分廣泛,計有文學、繪畫、建築等等。其中不同領域對啓蒙運動的反應亦有分別。以現代主義文學為例,它便是對啓蒙理念的一種反叛,作家、詩人在作品中集中批判由啓蒙運動催生出來的現代性。另一方面,現代主義建築表面看來却是對啓蒙時期渴望光明這種美學理想的一種實踐,因為現代主義建築是指那些透明、充滿光線的房子。現代主義文學及建築屬於不同的範疇,一直以來甚少被放在一起討論。然而,現代主義文學和現代主義建築的關係真的如表面上看到的那樣南轅北轍嗎?羅門的詩作及居所“燈屋”把現代主義建築及文學結合起來並配合詩人的美學理想,製造了一個同時探討、比較兩個現代主義領域的需要。討論結果除了加深對羅門創作的認識外,亦令我們對啓蒙理念的內容進行反思,其中包括以下四點值得注意的地方。 首先,羅門的詩歌、裝置藝術、詩學理想並不是完全一致的。詩人的詩歌對他的美學理想“燈屋”的描述充滿矛盾。這正正反映了充滿光線的光亮房子背後亦會令人產生不安。這點帶出了第二個話題:現代主義文學和現代主義建築看來對啓蒙理念的反應並不一樣,但實際上兩者跟啓蒙理念的關係都是十分密切。啓蒙運動的美學理想除了追求光明、進步的一支外,應該還有長期被壓抑下去的“怪異”,兩種美學是同時存在的。此外,追根究底“怪異”這種美學跟家的本質有莫大的關係。家的本質是矛盾的,它同時由兩組對立的元素“令人有在家的感覺”(Homely/Heimlich)及“令人害怕的東西”(Unhomely/Unheimlich)組成。換言之,沒有“怪異”便不可能有溫暖的家。最後一個值得思考的話題是:為什麼羅門的作品會在東西文化交流中起到一種類似對照作用呢?由於篇幅所限,只能對上述複雜的話題作簡單的探討。這篇短文主要分為兩大部分。其中一部分會先說明啓蒙運動的兩種美學──“光明”和“怪異”。然後再集中討論一向被壓抑的“怪異”及它跟家的本質的關係。另一部分將透過對羅門的作品 (詩歌、居所“燈屋”及美學思想) 的討論,對照上述有關啓蒙運動複雜性的探討。當然,到底為什麼羅門半個多世紀的創作能對西方過去數百年的發展起一種對照的作用呢?論文的最後部分亦會嘗試解答這個問題。 Copyright © 2011 上海古籍出版社.
Original languageChinese
Title of host publication東西方研究
Editors 單周堯
Place of Publication上海
Publisher上海古籍出版社
Pages519-528
ISBN (Print)9787532558728
Publication statusPublished - 2011

Citation

區仲桃 (2011):論東西文化發展的時差:以羅門“燈屋”的美學思想為例,輯於單周堯主編《東西方研究》,(頁 519-528),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