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tract
從學術因緣的角度看,章學誠的思想不止是戴震思想的對立,也是一種延續與發展。戴震在經學研究中凸顯了文化的意識,認為“ 禮”源起於人倫日用,從 ‘‘禮”的典章制 度中言 “理”,與宋儒爭“天理”的解釋權。但戴震大概始料未及,他畢生未嘗給予過敬意的、一位衝撞他的年輕人章學誠,已在不知不覺之中吸收了他的思想,在他逝世十餘年之後,建構了一套與他極為相近的思想觀念。章氏將戴震深研的“禮”,轉化為其“六經皆史”說的典章制度;同時擷採戴震 “禮”為 “人心所同然 ”之義,推衍為“道”即人倫日用的思想。他們都注意到經史文獻所記載的內容背後的一種人倫、社群、文化的自然力量。Copyright © 2011 山東大學文史哲編輯部.
Original language | Chinese (Simplified) |
---|---|
Pages (from-to) | 163-175 |
Journal | 文史哲 |
Volume | 2011 |
Issue number | 3 |
DOIs | |
Publication status | Published - May 2011 |
Citation
鄭吉雄(2011):論戴震與章學誠的學術因緣:“理”與“道”的新詮,《文史哲》,2011(3),頁163-175。Keywords
- 戴震
- 章學誠
- 理
- 道
- 學術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