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tract
中央課程一般會標示出對學生學習成果的期望,但在預期的、實踐的、學生經歷的課程之間,往往存在著很大的差距,因為在每一個層面,課程都要經過不同人員的解讀及再解讀。本文嘗試借一個課堂學習研究個案,檢視課程在政策制定、教師教學、學生學習三個層面之間所發生的變化。一般而言,政策層面決定了學生的學習範圍,其中的協作者,如課程發展處、學校的管理層,以至教科書的作者等,都會對課程作出某些解讀及決定。教學層面是指教師對課程解讀和對學生特性的了解不同,因而影響他們決定教些甚麼、何時教、怎樣教等。至於學生層面方面,雖然他們沒有政策制定者以致教師一樣的主動權,但卻能影響教師作出某種課程決定,間接發揮課程決定者的角色。 Copyright © 2008 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
Original language | Chinese (Traditional) |
---|---|
Title of host publication | 《課程決定:第十屆兩岸三地課程理論研討會論文集》 |
Editors | 朱嘉穎, 張善培, 賴靈恩, 馮潔皓 |
Place of Publication | 香港 |
Publisher | 香港中文大學 |
Pages | 461-476 |
Publication status | Published - 2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