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提問的回饋:以語文科閱讀課為基礎的探索

張壽洪

Research output: Chapter in Book/Report/Conference proceedingChapters

Abstract

20世紀80年代開始,世界各國紛紛推行基礎教育改革;在不同的改革聲音中,評估都是重點項目。2000件9月,香港特別行政區教育統籌委員會發表《香港教育制度改革建議》報告書,其中一項改革重點是“改良評核機制,輔助學與教”;隨後課程發展議會在2001年頒布《基礎教育課程指引》,強調學校應制訂評估政策,積極推動“促進學習的評估”。 在實踐方面,“促進學習的評估“把學習目標、學習、教學和評估放在相連而逐漸上升的螺旋內,而“回饋”剛從底層向上貫穿螺旋的中心,意味“回饋”不僅有助學習目標的實現,並最能優化學習和教學的素質。語文科最新的課程文件《中國語文課程及評估指引﹝中四至中六﹞》強調“教師可利用評估所得的資料,了解學生在學習上的優點和不足,適時給予具體、有針對性的文字和口頭改善建議;善於發現學生的優點,給予鼓勵性評價,對學生的學習成果作出肯定,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讓他們體驗成功的喜悅,對學生產生正面激勵的作用”,可見“回饋”在促進語文科學與教成效上的積極作用。究竟在中小學語文科的評估中,回饋的實踐是否能達到課程文件的要求?能否達成優化學與教的功能?語文教師在實踐書面和口頭回饋方面,需要教育部門和師資培訓機關提供怎樣的協助?若能對上述問題有清晰的了解,才能全面而高效地推動評估和支持教師的工作。 香港教育學院中文學系三位教師:廖佩莉、張國松和張壽洪得到中文學系系內研究計劃的資助,在2010年9月至2012年8月間進行一項名為“在進展性評估中給予學生“回饋”:香港中國語文教師的認識、實施情況和意見研究“的計劃。 該研究計劃在實踐上分四個副題進行,深入地探討:(1)中小學中文科教師對給予學生回饋的目的、方法和功能等方面的認識;(2)中小學中文科教師在聽、說、讀、寫等教學範疇如何實踐回饋理念;(3)中小學中國語文科教師在進展性評估中運用口頭和書面回饋的概況和;(4)中小學中國語文科教師對現行給予學生回饋具體方法的意見。本文介紹第(3)副題中“口頭回饋”部分的研究設計和研究結果,並根據研究成果分析,提出建議。 Copyright © 2013 東南大學出版社.
Original languageChinese (Simplified)
Title of host publication深化語文教育改革的思考與實踐
Editors 王家倫, 何文勝
Place of Publication南京
Publisher東南大學出版社
Pages142-159
ISBN (Print)9787564146764
Publication statusPublished - 2013

Citation

張壽洪 (2013):課堂提問的回饋:以語文科閱讀課為基礎的探索,輯於王家倫、何文勝編《深化語文教育改革的思考與實踐》,(頁 142-159),南京 : 東南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