聾童學習倉頡輸入法的可行性

冼權鋒, 麥志洪, 陳洪基

Research output: Chapter in Book/Report/Conference proceedingChapters

Abstract

信息科技促進教育改革。為切合特殊兒童的學習需要,特殊教育課程增加信息教育。然而,一般人學習中文輸入,均有困難。基於特殊學生的認知障礙、感官缺憾或身體弱能,教師對特殊兒童能否學習電腦知識及應用電腦科技,抱懷疑態度。本文為一行動研究,探討聾童學習倉頡輸入法成效。結果顯示,聾童能勝任學習倉頡輸入法教材,經評估後,聾童能學習2000多字的編碼及中文輸入速度熟練,研究肯定聾童學習編碼規則繁瑣的倉頡輸入法可行性。 Copyright © 2000 The Hong Ko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
Original languageChinese (Traditional)
Title of host publication一九九九教師教育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新世紀的教學效能及教師發展
Place of Publication香港
Publisher香港教育學院
Pages1-9
ISBN (Print)9629490382
Publication statusPublished - 2000

Citation

冼權鋒、麥志洪和陳洪基 (2000):聾童學習倉頡輸入法的可行性,輯於《一九九九教師教育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新世紀的教學效能及教師發展》(電腦光碟),(頁 1-9),香港,香港教育學院。

Keywords

  • 聾童
  • 倉頡輸入法
  • 信息科技
  • Alt. title:The feasibility on teaching the Changjei Chinese input to deaf stud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