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不安全與積極勞工市場政策:香港社會管治新政的困難

Research output: Contribution to conferencePapers

Abstract

不論是先進的還是發展中的經濟體,日益嚴重的經濟不平等都是重大的憂慮。然而,政治和商界精英從不質疑新自由主義經濟的議程,即使經濟危機每每因而爆發。最近的金融海嘯是為新自由主義全球化的轉捩點,香港作為金球最自由開放的經濟體,受傷極重。本文先詳細審察全球化,尤其是金融全球化衍生的經濟不安全,以及在保障老百姓對應經濟不安全時,各種社會政策可以扮演甚麼角色。之後,我們會討論這些經濟不安全(尤其是失業)如何不平均地在香港社會上分布,當絕大部分老百姓都受害時,低下階層則受害至深。一個嚴峻的問題由此而生:透過仔細考察香港政府用以對應金融海嘯的各種社會措施,我們會展示它在保護老百姓免於全球化風險和經濟不安全上缺乏長遠策略和承諾。參考其他國家的經驗,香港政府或應採用「積極勞工市場政策」(active labor market policies, ALMPs)作為社會政策工具去改革香港的社會管治。然而,到底基於甚麼困難,致令港府難於將短期措施落實為長遠的積極勞工市場政策?本文將從政策路徑,社會思潮,決策動力和政治權力承接等等方面,去概覽港府推行社會保障制度大改革的困難所在。
Original languageChinese
Publication statusPublished - Jul 2010

Citation

羅金義 (2010年7月):經濟不安全與積極勞工市場政策:香港社會管治新政的困難,論文發表於「提昇公共管治能力 2010 兩岸四地學術研討會」,澳門大學,澳門,中國。

Keywords

  • 積極勞工市場政策
  • 經濟不安全
  • 失業
  • 社會管治
  • 社會保障
  • Economic insecurity and active labour market policy: The difficulties of new social governance in Hong K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