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tract
「唱」是粵劇四大元素之首,而梆黃(板腔體)更是粵曲演唱中的靈魂,乃是不可或缺的部分。梆黃的特色是先詞後曲,只有指定結束音並無固定旋律;而演唱者需根據曲詞粵語聲調字音,譜上相應音高,以「依字行腔」方式創作不同旋律及唱腔。而創作過程就是在既定的音樂結構、規格中,展現出無窮的創意,並突顯演唱者的長處;其靈活和自由度正是粵曲最獨特、核心之處。
本研究將先闡釋粵劇板腔音樂演唱原理,及引述有關創意、創造力的概念,再以兩位演唱者嚴淑芳及崔妙芝演繹的《卓文君》為例,比較説明不同粵曲演唱者如何在框架式中靈活運用梆黃格式並作出變化,探討創意及創造力於粵曲演唱設計中的運用及與演唱風格的關係。
本研究將先闡釋粵劇板腔音樂演唱原理,及引述有關創意、創造力的概念,再以兩位演唱者嚴淑芳及崔妙芝演繹的《卓文君》為例,比較説明不同粵曲演唱者如何在框架式中靈活運用梆黃格式並作出變化,探討創意及創造力於粵曲演唱設計中的運用及與演唱風格的關係。
Original language | Chinese (Traditional) |
---|---|
Qualification | Bachelor of Arts (Honours) and Bachelor of Education (Honours) |
Supervisors/Advisors |
|
Publication status | Published - 2024 |
Keywords
- Honours Project (HP)
- Bachelor of Arts (Honours) in Creative Arts and Culture and Bachelor of Education (Honours) (Music) (Five-year Full-time)
- Programme code: A5B080
- Course code: MUS4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