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tract
作為情緒勞動原初的理論基礎,異化理論在解釋情緒勞動時存在著絕對論、適用領域局限、批判與保守之間的張力等問題。與之相反,治理術概念,尤其是新自由主義治理術,以其對主體性的關注及對社會壓迫的多元理解,克服了異化理論的單向度,可以更好地解釋情緒勞動帶給個體的雙面影響、情緒勞動過程的動態性及個體的相對自主性和能動性、情緒勞動的多元適用,提供了一種理解情緒勞動的動態的、多維度的及多方向的理論視角和情緒勞動研究的後結構主義範式。對於當前中國的情緒勞動研究而言,基於治理術視角探討情緒勞動的政治經濟比較、情緒勞動的文化比較、情緒勞動規則的譜系演變及情緒勞動中的個體抵抗,是未來研究可以著重加強的地方。 Copyright © 2020 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Original language | Chinese (Simplified) |
---|---|
Pages (from-to) | 132-141 |
Journal | 探索與爭鳴 |
Volume | 2020 |
Issue number | 5 |
Publication status | Published - May 2020 |
Citation
潘冬冬和曾國權(2020):理解情緒勞動:從異化到治理術,《探索與爭鳴》,2020(5),頁132-141。Keywords
- 情緒勞動
- 異化理論
- 治理術
- 新自由主義
- Alt. title: Understanding emotional labor: From alienation to governmenta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