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廣州《時事畫報》的粵語和圖像

Research output: Contribution to conferencePapers

Abstract

在1905年創刊的《時事畫報》是廣州第一份石印畫報,也是晚清畫報中極為激進的革命派報刊。畫報的創辦人高劍父、潘達微、何劍士等,同為廣東人,既是專業畫家,又有革命思想,矢志結合方言和圖像兩種通俗傳播手段宣傳推翻帝制的思想、根除當地陋俗。在晚清的啟蒙報刊中,以北方話為主的白話擔當重要角色,在南方,具備書寫傳統的粵語尤其令人注目。廣東革命派報人以口頭粵語改編文人化的粵謳、南音等說唱文藝,在《時事畫報》更與圖畫結盟,把兩種通俗形式的功能發揮到極致。
《時事畫報》的「諷刺畫」技法純熟,富有思想鋒芒和幽默感,加上粵語作品的補充和渲染,成為更生動有力的利器;粵語寫成的韻文,如說唱文藝和繞口令等,在「風俗畫」和「時事畫」也十分常見,這兩類畫作的風格細膩寫實,和「諷刺畫」很不同,但同樣以畫與聲相得益彰的原理,既給讀者帶來視聽之娛,也表現和批評作者所見的文化現象。
本文先說明圖像在《時事畫報》的重要性,然後介紹不同類型的圖像及其視覺藝術上的特點,繼而以潘達微和何劍士的諷刺畫為中心,分析圖像和粵語的互動關係如何達到畫家宣傳革命、諷刺時幣的目的,同時也指出風俗畫的粵語說唱文體如何與圖像配合,呈現當時當地的生活面貌。在分析過程中,對語言的關注以粵語為主,也兼顧文言文的角色,試圖較為全面地考察書面和說唱的語言在《時事畫報》的功能。Copyright © 2017 第二十二屆國際粵方言研討會.
Original languageChinese
Publication statusPublished - Dec 2017
Event第二十二屆國際粵方言研討會 = The 2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Yue Dialects - 香港教育大學, Hong Kong
Duration: 08 Dec 201709 Dec 2017

Conference

Conference第二十二屆國際粵方言研討會 = The 2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Yue Dialects
Country/TerritoryHong Kong
Period08/12/1709/12/17

Citation

李婉薇(2017.12):清末廣州《時事畫報》的粵語和圖像,論文發表於「第二十二屆國際粵方言研討會」,香港教育大學,香港,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