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tract
秦國的衰落和它對決策訊息流的處理,有莫大的關係。政策形成到落實過程中,訊息流動的方向如下:資料搜集→訊資分析與制訂政策→推行政策→監察與回饋。秦統一前後的資料收集渠道的共同點:國內人民無表達自由,但秦國長期輸入人才,由游士以及外交使節帶來了大量可供使用的材料,有助秦廷作出理性的決策;秦國的基建、傳書律法完整,硬件良好。 理性決策意指:決策層以合理程序,篩選資料變成資訊,作專業判斷,建立可行方案或反對意見,並挑選出最合適的來制訂政策。秦廷理性決策能力衰落的原因:君主能力、王子教育、“用賢”的本心、知識分子的保障等。秦朝已建立起嚴密的公文查核制度和驛站制度,以加強監察。但“徒法不足以自行”,非理性的決策,破壞現有體制,地方大吏只有“持祿取容”,促成秦帝國的土崩瓦解。 Copyright © 2006 人文中國學報.
Original language | Chinese (Traditional) |
---|---|
Pages (from-to) | 297-332 |
Journal | 人文中國學報 |
Volume | 12 |
DOIs | |
Publication status | Published - Sept 20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