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行動研究作為課程發展的框架:反思與啟示

許景輝, 余慧明, 陳雅詩, 陳靄慈

Research output: Contribution to conferencePapers

Abstract

很多學者(例如:Stenhouse,1975;Altrichter,Posch & Somekh,1993)認為學校課程的優劣,是取決於教師對參與改善教學的行動研究的程度。這個說法,在香港的小學教育裡,有必要被重新驗證。原因是,香港的小學設有「小學課程統籌主任」一職,其主要職責是帶領校內教師提升學與教和評估的策略。這些「課程領導」需要發揮變革者的角色,而他們所引進的行動研究,則被視為優化學校課程的工具。正如課程發展議會於2002年發表的《基礎教育課程指引》中,明確建議「以協作行動研究模式作為教師專業發展及校本課程發展的轉變策略」。換言之,評定香港小學課程發展的準則,很大程度上是取決於課程領導如何演譯這工具、如何發揮其功用,及他們如何感知其中的價值和意義。此座談會將從此角度出發,透過三位課程領導親身表述他們所推行的不同層面 和範疇的校本行動研究工作,及其後的反思,從而探討對香港小學課程發展的啟示。
Original languageChinese
Publication statusPublished - 2011
Event課程與發展研討會2011:課程新走向:政策、實施與持續發展 - 香港教育學院, 香港, China
Duration: 01 Nov 201130 Nov 2011

Conference

Conference課程與發展研討會2011:課程新走向:政策、實施與持續發展
Country/TerritoryChina
City香港
Period01/11/1130/11/11

Citation

許景輝、余慧明、陳雅詩和陳靄慈 (2011年11月):校本行動研究作為課程發展的框架:反思與啟示,論文發表於「課程與發展研討會2011:課程新走向:政策、實施與持續發展」,香港教育學院,中國。

Keywords

  • School-based action research for curriculum development: Reflection and implic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