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以來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情意領域目標的回顧與分析

陳敏, 張僑平, 金軒竹, 郭靜

Research output: Contribution to journalArticlespeer-review

Abstract

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這些情意因素作為學生素養的重要組成在落實素養導向的教育改革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對新中國成立以來義務教育數學課程綱要或標準中的情意領域目標進行系統回顧與分析,發現在中國數學課程文件中很早便出現針對學生情意的培養要求,其具體內容和要求受社會發展影響,逐漸從集體主義取向轉變為社會發展取向,再到學生發展取向的轉變。直到21世紀初的課程改革,在數學課程標準中情意領域的內容和角色才逐步變得具體和清晰,更關注數學學科特點,也更重視學生個體的情意發展和過程性目標。研究結果可為落實數學學科立德樹人和素養導向的教學以及學生在數學方面的情意發展提供建議,包括應將立德樹人內容具體融入現有情意領域目標體系,並重視教師情意素養的發展。 Copyright © 2024 天津師範大學.
Original languageChinese (Simplified)
Pages (from-to)27-31+76
Journal數學教育學報
Volume33
Issue number6
Publication statusPublished - Dec 2024

Citation

陳敏、張僑平、金軒竹和郭靜(2024):新中國成立以來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情意領域目標的回顧與分析,《數學教育學報》,33(6),頁27-31+76。

Keywords

  • 立德樹人
  • 數學課程綱要和標準
  • 情意領域
  • 數學課程改革
  • Alt. title: Fostering virtue trough mathematics education: A systematic review of affective domain objectives in compulsory mathematics curriculum standards in China
  • Fostering virtue through mathematics education
  • Mathematics curriculum syllabus and standards
  • Affective domain
  • Mathematics curriculum refo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