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再思:關顧心靈教育的芻議

吳梓明

Research output: Contribution to journalArticlespeer-review

Abstract

背景:教育界同工近年積極鼓吹小班教學,建議將小班人數由30人減至25人,目的之一是要讓老師更有效地提升學生在智能、情意和通用能力各方面的發展。香港教育學院近年亦推出「教大理想」(即成為教育大學的理想)、提升優質的教育,前年更設立「宗教教育與心靈教育中心」,提倡教育工作者應多關顧有關心靈教育的問題。這所中心是八間大專院校中獨一無二、也是香港教育學院在教育研究及理論實踐上最為突出的一個教育研究中心。因此,這也該是時候認真地反思教育的使命,本文作者提出一個關顧心靈教育的芻議,盼望能拋磚引玉,擦出進深探究教育使命的火花來。 討論焦點:本文嘗試從理念入手,按三個分題去思考,分別是:(一) 心靈教育是甚麼?;(二) 為甚麼需要關顧心靈的教育?;(三) 怎樣進行關顧心靈的教育?。筆者特別提出三個推行關顧心靈教育的方法作為芻議,分別是:(一) 獨動學生的心靈;(二) 創造學生心靈的空間;和 (三) 從時間上、空間上及素質上三個方面提升學生心靈的境界。 建議:盼望教育當局投放更多資源推動關顧學生心靈的教育;從事教育工作者今後亦更多地關注學生的心靈、並能更有效地推動關顧學生心靈的教育。 總結:教育工作者重要任務之一是要喚醒受教者向善的心靈、幫助他們活出更美好的生活、尋求積極性的自我超越。心靈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幫助學生認識自己、肯定生命的價值、發揮自我的潛能,建立更正面、更積極的人生觀。 Copyright © 2008 New Horizons in Education.
Original languageChinese (Traditional)
Pages (from-to)92-99
Journal教育曙光
Volume56
Issue number2
Publication statusPublished - Oct 2008

Citation

吳梓明(2008):教育的再思:關顧心靈教育的芻議,《教育曙光》,56(2),頁92-99。

Keywords

  • 心靈
  • 心靈教育
  • 生命教育
  • Re-thinking education: A proposal for caring spirituality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