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tract
1939 年 5 月現代派詩人徐遲在香港發表了一篇重要的文章:〈抒情的放逐〉,文中套用了 C. Day Lewis 在 A Hope for Poetry (1934) 中的話,提出在國家多難之際,有必要重新思考當代文學與抒情的關係。這篇文章引發了不少後繼討論,成為四十年代中國現代詩歌發展的一個重要標記。本文一方面重置〈抒情的放逐〉一文於其時代脈絡以為理解的根據,更進一步從更寬闊的視野探究「抒情傳統」與歷史現實的種種糾結和角力,並以西方現代主義思潮對抒情精神(lyricism) 的迎拒作為參照,以見文學上所謂「抒情」的意義。
Original language | Chinese (Traditional) |
---|---|
Publication status | Published - 2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