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與直音:突破語音關的“普教中”識字教學策略

謝雪梅

Research output: Contribution to conferencePapers

Abstract

2000 年起,香港的課程改革倡議用普通話教中文,根捧統計,至今已有半數以上中小學校正在推行。論者認為,“普教中”不但是教學語言的轉換,也是課程、教材、教法以至評估的更新。這項變革牽動中小學語文課程的校本設置,在教學層面上,也對教師的課堂語言及教學策略的運用,提出因應調整的要求。 識字教學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香港的小學過去大多採取隨文識字的教學模式,通過課文學習,讓學生認識字詞的形音義,進而理解文本,訓練閱讀的能力。由於此前的語文課以粵語授課,識字教學可以充分利用學生的心理詞彙,以他們日常生活中習得字詞的語音或語義為基礎,連繫要學的字形,能較容易掌握生字和新詞。中文科改以普通話為教學語言,因為切斷晰語音層面的勾連,低年級學生便無法利用心理詞彙貫通字形、字音和字義的優勢識字;加上學生生活中缺乏普通話語感,學習字形與字義的同時,還得記憶陌生的語音,既形成新的難點,也加重了學習負擔。 這些年來“普教中”的先導學校參考內地、臺灣等地區的教學經驗,以漢語拼音作為輔助學生識字的工具。不少學校為此設置校本拼音教程,讓學生集中能在較短時間內把拼音通學一遍。語文教師在課上也不斷嘗試摸索,運用拼音教學字詞。觀課所見,教師在實踐中已就拼音識字發展出相應的教學策略,包括讓學生粗通拼音,邊學邊用;語文課上調動運用,從課前預習讀音,到課上自行拼讀字詞﹝個人或小組合作﹞;利用拼音記音、自我正音;定期和系統復習拼音等。不過,也有部分教師對語文課上運用拼音識字似乎還不夠重視,對相應的教學策略也未適當掌握,識字教學的效能可再提升。 “普教中”推行已十多年,因教學語言改變,識字教學的重點與難點有所轉移,但有關的教學對策的探討不多。本文主要從檢視目前學校的實踐經驗及成效切入,通過借鑒不同地區的中文識字教學方法和研究成果,建議引進音節教學的直讀法、漢字標音、以獨立或隨文兩種方式拼讀字音等方法,藉此探尋一套適用於香港普教中情境,能有效突破語音難關,並能促進識字效能的教學策略,供學界參考。
Original languageChinese
Publication statusPublished - 2017
EventThe 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an Characters Education and Research = 第七屆漢字與漢字教育國際研討會 - Kaohsiung, Taiwan, Province of China
Duration: 05 Jan 201708 Jan 2017
http://icher2017.cacler.hku.hk/index.php/programme/?lang=hk

Conference

ConferenceThe 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an Characters Education and Research = 第七屆漢字與漢字教育國際研討會
Country/TerritoryTaiwan, Province of China
CityKaohsiung
Period05/01/1708/01/17
Internet address

Citation

謝雪梅 (2017年1月):拼音與直音:突破語音關的“普教中”識字教學策略,論文發表於「第七屆漢字與漢字教育國際研討會」,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