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傳統」論與中國文學研究

陳國球

Research output: Contribution to conferencePapers

Abstract

「中國文學傳統就是一個抒情傳統」之說,因為陳世驤以及高友工相關論述的流播而廣為人知,並對大陸地區以外的中國文學研究造成深遠影響。數十年來,有不少著述認同「抒情傳統」的觀點,甚至以之為不辯自明的研究前提。事實上,這個論述系統也顯示出強大的詮釋能力,於中國文學史或比較文學研究,貢獻良多。及至晚近,此說之潛力續有發揮,應用範圍更由古典文學延伸至現當代文學的研究。然而,學界也開始有不同的看法,有認為此說只照應詩歌體類及其精神,未能周到解釋中國文學其他重要面向;也有認為「抒情」一語本自西洋,「抒情傳統」之說僅為海外漢學家的權宜,不足為中國本土文學研究的基石。對於綿延數十載而深具影響的一個論說傳統,作出反省檢討,並思考其說進一步發展的可能或者需要,自是應有之義。
Original languageChinese
Publication statusPublished - 2012

Citation

陳國球 (2012年11月):「抒情傳統」論與中國文學研究,論文發表於「2012王夢鷗教授學術講座:「文」與「學」三講」,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