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鄉詩的完成:余光中的詩與香港

梁敏兒

Research output: Chapter in Book/Report/Conference proceedingChapters

Abstract

傳統的詩語經歷了漫長的時間洗禮,在文學的國度裏紮根,這些詩語的元素是一種文化的寶藏,能夠輕易喚起民族的共鳴。由於文化沉潛的緣故,要體味古典詩的境界,一般人似乎不需要經過考據和研究就可以做到,因此寫得好的「新古典」詩,感召人的力量很大,余光中的詩集不斷再版,就是一個很好的明證。本文試圖從「聲音」和「煙雨」這兩個角度,研究余光中在港時期的懷鄉詩,並探討其與晚唐詩的關係,以論證香港在詩人創作中的地位。 Copyright © 2000 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 : 中文大學出版社.
Original languageChinese (Traditional)
Title of host publication活潑紛繁的香港文學:一九九九年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Editors 黃維樑
Place of Publication香港
Publisher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中文大學出版社
Pages199-215
Volume上冊
ISBN (Print)9622019420
Publication statusPublished - 2000

Citation

梁敏兒 (2000):懷鄉詩的完成:余光中的詩與香港,輯於黃維樑主編《活潑紛繁的香港文學:一九九九年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上冊,(頁 199-215),香港,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中文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