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tract
到底怎樣是遊戲?先前哲理學者福祿貝爾(Frederick Froebel,1782-1852)以唯心主義的哲學出發,提出三項要點:是兒童内部存在的自我活動的表現;是一種本能性的活動及是兒童内心世界的反映,通過遊戲可以表現及發展神的來源。而蒙特梭利(Maria Montessori 1870-1952)則提及遊戲是兒童的工作。另外,香港學前教育課程指引(2006)提及設計課程是「兒童為本、全面均衡、遊戲為策略」的課程重點(頁33),就香港學前教育課程議題的探討,所以本文整理不同的文獻對遊戲的觀點,從而作為遊戲課程的前置參考。 Copyright © 2012 香港教育學院.
Original language | Chinese (Traditional) |
---|---|
Title of host publication | 幼兒教育面面觀:研究與實務結集本(四) |
Editors | 劉慧中, 戴燕儀 |
Place of Publication | 香港 |
Publisher | 香港教育學院 |
Pages | 58-62 |
ISBN (Print) | 9789881820761 |
Publication status | Published - 20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