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怎樣看學習內容?以字詞教學為例

Research output: Contribution to conferencePapers

Abstract

老師指著幼兒要學習的詞語圖卡:「大鵝」 老師:呢隻乜野來架? 幼兒:鴨仔 老師:唔…大…大乜野? 幼兒:大鴨! 老師想幼兒說出「鵝」,以為提示「大」,幼兒會說出「鵝」,然而幼兒的腦裡卻一直只有「鴨」。老師不明白幼兒的想法,教學上就會遇到不少困難。更常見的情況是,當老師教某一學習內容時,在教學活動中先說出這學習內容,再舉幾個例子來解釋。這裡假設,老師只要根據自己的理解來說明,幼兒聽到老師的說明後,就能得到與老師相同的理解。問題是,教學是否這樣簡單一個由老師傳遞到幼兒的過程?就相同的學習內容,幼兒與老師可能有根本不同的理解。因為理解不同,幼兒可能把老師所舉的例子,誤會為另一個完全不同的意思。所以重要的是,幼兒究竟怎樣理解學習內容?老師按此可以怎樣設計教學活動?這報告提出的,就是老師不只須要掌握課本上學習內容的意思,更要明白幼兒怎樣理解這些學習內容,這樣才可有效教導幼兒。這報告會以字詞教學為例,根據我們多年研究的結果,指出幼兒對於字詞的各方面理解,並介紹我們怎樣按此設計出相應的教學活動。我們期望報告能對老師的實際教學有所啟示,從而促進老師的教學專業知識。
Original languageChinese
Publication statusPublished - Apr 2016
Event幼稚園教育研討會:再思幼稚園教育:價值與實踐的承傳 - 民生書院, Hong Kong
Duration: 23 Apr 201623 Apr 2016

Seminar

Seminar幼稚園教育研討會:再思幼稚園教育:價值與實踐的承傳
Country/TerritoryHong Kong
Period23/04/1623/04/16

Citation

林浩昌 (2016年4月):幼兒怎樣看學習內容?以字詞教學為例,論文發表於「幼稚園教育研討會:再思幼稚園教育:價值與實踐的承傳」,民生書院,香港。

Keywords

  • How do children learn Chinese? An example sharing on teaching Chinese characters
  • How do children see the object of learning? An example sharing on teaching Chinese characters and wo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