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材的詞語和漢字安排研究:以《學好中國語文》和《新語文》為例

林嘉禧

Research output: ThesisHonours Projects (HP)

Abstract

識字和識詞教學一直是初小語文教學的重點。學生能掌握多少漢字,某程度也能了解他的閱讀及寫作能力。普遍學生都是在中文課上認識生字,而在中文課上,則離不開課本。因此,教科書羅列的漢字,是識字、識詞教與學的基本依據。教科書如何安排漢字筆畫、筆順、部件、間架結構等教學;教科書如何選擇詞語,詞量的安排等,都是教科書漢字漢詞研究的範圍。 本論文從兩套香港教科書的編寫理念和框架作切入,以理解它們的特點。通過文獻綜述法、內容分析法和數據分析法等,比較兩套教材的詞語表,統計兩者的詞量和詞種、認讀字和運用字得分配、選擇的詞語,以及與官方詞語表《香港小學學習字詞表》的比較。同時,論文也會分析漢字的教學和練習安排,包括筆畫、筆順、部件等,期望能了解哪種編排對學生在學習詞語時會較有幫助和影響。 研究發現兩套教材都是經過精心安排的,大部分詞語都與《香港小學學習字詞表》相符,唯兩套教材都應提高其科學性。透過研究,期望能喚醒學界對教科書質量的關注,同時為日後的教材研究奠定基礎。由於能力所限,本文無法找出教科書之發行量和使用率,也未有找到香港出版的詞頻表,繼而進行更進一步的分析,是為研究的不足之處。期望日後能以此研究作為基礎,進而研究第二學習階段之漢字和生詞的安排,了解高小與初小詞語選擇相異之處,同時,期望日後能比較兩岸三地的小學教科書,在選詞方面有何相似或不同之處。
Original languageChinese (Traditional)
QualificationBachelor of Education (Honours)
Supervisors/Advisors
  • WANG, Shan, Supervisor
Publication statusPublished - 2016

Keywords

  • 初小
  • 香港中文教科書
  • 識字
  • 識詞
  • 兩個版本
  • Honours Project (HP)
  • Bachelor of Education (Honours) (Chinese Language) (Four-year Full-time)
  • Programme code: A4B037
  • Course code: CHI4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