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反映的倫理學型態:從德性倫理學的觀點看

英冠球

Research output: Contribution to journalArticlespeer-review

Abstract

對孟子倫理學義理的詮釋,康德式的詮釋進路是迄今主流。而本文的主旨在於,以德性倫理學的角度闡發孟子倫理學思想同樣是有相當價值的選擇。由於篇幅所限,本文將集中以孟子性善論的核心論述為研究焦點,以說明孟子的倫理學思想以人內在的道德禀賦、道德品質為善,人的價值、道德判斷的基礎在於人能否自覺與生俱來的善端並擴充存養而成仁義禮智之德,道德本心的體與用亦須藉這擴充存養的發展過程以得充分的理解和說明。本文將援引德性倫理學家斯樂德(Michael Slote)和赫詩侯絲(Rosalind Hursthouse)的理論資源,論證孟子的義理亦能從「德性倫理學」的倫理學型態予以詮釋,此種詮釋不必與康德式詮釋進路相衝突,反倒對我們更全面掌握孟子的睿識提供了極為重要的補充。 Copyright © 2010 哲學與文化月刊雜誌社.
Original languageChinese (Traditional)
Pages (from-to)19-40
Journal哲學與文化
Volume37
Issue number5
DOIs
Publication statusPublished - May 2010

Citation

英冠球(2010):《孟子》反映的倫理學型態:從德性倫理學的觀點看,《哲學與文化》,37(5),頁19-40。

Keywords

  • 孟子
  • 四端之心
  • 道德禀賦
  • 德性
  • 道德法則
  • 德性倫理學
  • 律則倫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