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tract
本文以西晉竺法護譯《普曜經》及其平行梵本為研究語料,採用梵漢對勘和語料庫翻譯學方法,通過建立梵漢平行語料庫考察譯本中因翻譯產生的語言變化,並進一步借助語碼複製理論框架對詞彙和句法層面語言變化的產生機制和動因進行分析,探究佛經翻譯與目的語漢語發展變化的關係。
語碼複製框架理論重視接觸過程中目的語對源頭語的模仿,並使用完整、統一的描述性框架處理語碼之間可能發生複製的情況,為解釋佛經翻譯引發目的語變化的機制提供了理論支持。
從詞彙層面來看,《普曜經》中因翻譯接觸而產生變化的詞語有 1469 個,佔全書詞語總數的 29.93%。這些變化中,發生語碼複製的詞語共 1435 個,是翻譯接觸觸發的主要變化。
從語法層面來看,《普曜經》中的功能詞、語序、框式結構和短語四個方面均因翻譯發生了變化。功能詞層面的變化主要指繼承自上古漢語的功能詞發展出了新用法,是語義複製和頻率複製引起的變化;語序層面的變化主要指句子成分的次序發生改變,是組合複製和頻率複製影響的結果;框式結構的變化主要指句法組合中出現了新的可以搭配共現的前置詞和後置詞組合,是語義複製和組合複製影響的結果;短語層面的變化指漢譯佛經中新出現的習慣用語,多為組合複製機制引發的變化。All rights reserved.
語碼複製框架理論重視接觸過程中目的語對源頭語的模仿,並使用完整、統一的描述性框架處理語碼之間可能發生複製的情況,為解釋佛經翻譯引發目的語變化的機制提供了理論支持。
從詞彙層面來看,《普曜經》中因翻譯接觸而產生變化的詞語有 1469 個,佔全書詞語總數的 29.93%。這些變化中,發生語碼複製的詞語共 1435 個,是翻譯接觸觸發的主要變化。
從語法層面來看,《普曜經》中的功能詞、語序、框式結構和短語四個方面均因翻譯發生了變化。功能詞層面的變化主要指繼承自上古漢語的功能詞發展出了新用法,是語義複製和頻率複製引起的變化;語序層面的變化主要指句子成分的次序發生改變,是組合複製和頻率複製影響的結果;框式結構的變化主要指句法組合中出現了新的可以搭配共現的前置詞和後置詞組合,是語義複製和組合複製影響的結果;短語層面的變化指漢譯佛經中新出現的習慣用語,多為組合複製機制引發的變化。All rights reserved.
Original language | Chinese (Traditional) |
---|---|
Qualification | Doctor of Philosophy |
Awarding Institution |
|
Supervisors/Advisors |
|
Publication status | Published - 2024 |
Keywords
- 通過翻譯的語言接觸
- 語言變化
- 佛教漢語
- 語碼複製框架理論
- 梵漢對勘
-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 Thesis (Ph.D.)--The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2024.
- Alt. title: A Linguistic study based on the collation of the Sanskrit and Chinese versions of the Puyao Jing (Lalitavistara Sūtra): A preliminary work on the study of language contact between middle Indic languages and medieval Chinese brought about by the transmission of Indian Buddh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