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tract
學者發現兒童在學前,即接受正規教育前,已對周遭世界如何運作有自己固有的觀念。另外,有研究發現社會文化觀會令學生產生不同的科學觀念。西方國家已有很多研究探討有關學生的科學觀念及理解,但以本地學生為對象的研究則很少。本研究嘗試探討本地小學生對「日蝕」這自然現象的的理解。亦檢視運用有效的科學教學策略之建構教學理論架構來設計「日蝕」課題教學的成效,以及探討教學研究應用在課堂的可行性。研究對象是本地一小學全體六年級學生。研究方法採用訪問、問卷及觀課分析。結果發現學生在課後對日蝕的理解有明顯的增加,同時學生亦有選出他們認為令學習更有效的課堂學習活動。此外,參與研究的教師亦表示他們在概念理解及教學方法有相當的改變,顯示教學研究能有效提升教師的專業發展。 Copyright © 2003 HKIEd APFSLT.
Original language | Chinese (Traditional) |
---|---|
Article number | 文章一 |
Journal | 亞太科學教育論壇 |
Volume | 4 |
Issue number | 2 |
Publication status | Published - Dec 2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