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與社會:香港鄉村學校的興起

羅慧燕

Research output: Contribution to conferencePapers

Abstract

香港的新界地區,傳統的私塾教育最早可追溯自未朝;清代私塾,至今仍然有跡可尋。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新界的鄉村學校如雨後春筍,蓬勃發展,五、六十年代是鄉村教育的黃金時代。香港政府早年積極借助民間力量,推動基礎教育。本文將以國家和民間社會為分析導向,探討:(一) 戰後香港新界教育的發展概況,描述鄉村學校的創辦和發展;(二) 從鄉村學校的發展,分析香港政府在普及教育扮演的角色和政策;(三) 從民間社會的投入,了解國家與社會的關係。普及教育是上世紀教育的趨勢,香港狂邁向普及教育的路途中,呈現香港本土的特色,本文嘗試以香港獨特的情境,作出回應和分析。
Original languageChinese
Publication statusPublished - 2009
Event Conference and Exhibition on "Education and Heritage" = 教育與承傳學術研討會及展覽 - The Hong Ko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 Hong Kong
Duration: 26 Jun 200927 Jun 2009

Conference

Conference Conference and Exhibition on "Education and Heritage" = 教育與承傳學術研討會及展覽
Country/TerritoryHong Kong
Period26/06/0927/06/09

Citation

羅慧燕 (2009年6月):國家與社會:香港鄉村學校的興起,論文發表於「教育與承傳」學術研討會及展覽,香港教育學院,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