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周佩璜方式的轉變與玉龍佩之出現

Research output: Contribution to conferencePapers

Abstract

玉璜擁有悠遠的使用歷史,且考古發現數量衆多、分布地區廣泛。從西周和東周兩個時期的墓葬發現,玉璜的出土圴相當豐富,從中反映當時佩璜風氣之盛,且見其爲組玉佩中的重要佩飾。當西周轉入春秋時期,佩璜方式以至玉佩的組合方式都產生了顯著的轉變,而龍形佩恰於此際出現並開始使用。迄今有關龍佩的討論都集中於追溯其造型淵源,而至今仍有所討論,未有確切的共識。不過,本文的目的並不在於探索龍佩的源流,而是嘗試通過分析玉佩飾由西周轉入春秋時期的發展情況、探討兩周玉璜佩掛形式的變遷,以闡釋其時佩玉觀念的轉變與玉龍出現的個中因由。
Original languageChinese
Publication statusPublished - 2012
Event陝西韓城出土芮國文物暨周代封國考古學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 - 上海博物館, 上海, China
Duration: 13 Aug 201215 Aug 2012

Conference

Conference陝西韓城出土芮國文物暨周代封國考古學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
Country/TerritoryChina
City上海
Period13/08/1215/08/12

Citation

林巧羚 (2012年8月) :兩周佩璜方式的轉變與玉龍佩之出現,論文發表於「陝西韓城出土芮國文物暨周代封國考古學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上海博物館,上海,中國。

Keywords

  • 兩周時期
  • 玉璜
  • 佩玉方式
  • 佩玉組合
  • 龍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