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質觀課的理論與實踐

Research output: Contribution to conferencePapers

Abstract

香港自 2000 年實施教改以來,同儕觀課成為許多學校的常設活動。但經過了多年實踐,不少教師及校長都感到校內的觀課效能不高,流於形式化,原因是他們並不懂得如何有效觀課,也不知道如何運用觀課和評課來回饋教學。 本研討會介紹一個名為`優質的觀課與評課'(TALON)的研究計劃,說明當中的理念與實踐方法。此計劃由優質教育基金支助,運用`課堂學習研究'的理論,建立了一套嶄新的觀課與評課的理論與實踐模式,透過公開課,為全港教師創設交流平臺,共同探討改善教與學的方法,推廣優質的觀課文化。此模式的觀課特色在於聚焦於學習內容和學生的學習成果,並以學生的前後訪談及前後測試等實徵性數據,作為評鑑課堂教學成果的依據。在本研討會中,講者會以一個小學中文科的公開課為例,介紹此計劃所運用的觀課理論與技巧和公開課的實踐模式,探討如何運用公開觀課評課活動來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提升教與學的水準。
Original languageChinese
Publication statusPublished - 2011

Citation

高寶玉 (2011年11月):優質觀課的理論與實踐,論文發表於「課程與發展研討會2011:課程新走向:政策、實施與持續發展」,香港教育學院,中國。

Keywords

  •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quality lesson observ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