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tract
倉頡輸入法是一種廣泛流行的中文輸入方式。今天,在臺灣、香港、澳門等通行繁體字的華語地區,一般人,特別是從事文教的、資訊的、教師或學生,他們所應用的電腦,無論是屬於公家的或是私人的,只要是設有中文應用程式系統,例如中文視窗平臺或中文文書處理系統等,便會同時內置了倉頡輸入法。據一些編寫倉頡輸入法教材的專家所述,倉頡輸入法之所以如此普及,主要是它易學又易記,輸入省便快捷,更重要的是它的取碼原則,能符合中國文字造字的精神,它對中國人的學習上最不會造成困擾。然而,事實上,不少倉頡輸入法的使用者,尤其是初入門的,都會發現這套取碼原則,在某些情況下,它與傳統漢字的構形特質是存在著一些問題的。本文就嘗試從漢字學的結構、部件等角度,去探究一下這些有關問題,為大家提出一些改善建議。Copyright © 1999 香港教育學院語文教育中心.
Original language | Chinese (Traditional) |
---|---|
Title of host publication | 《語文與評估:一九九八年國際語文教育研討會論文集》 |
Editors | 何國祥, 何文勝, 傅健雄, 楊桂康 |
Place of Publication | 香港 |
Publisher | 香港教育學院語文教育中心 |
Pages | 170-189 |
ISBN (Print) | 9629490323 |
Publication status | Published - 19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