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視覺藝術教師對視覺文化藝術教育的認知結構差異與教師觀點

劉仲嚴

Research output: Chapter in Book/Report/Conference proceedingChapters

Abstract

作為高層次認知學習活動之一的視覺文化藝術教育,所涉及的領域和範疇甚為複雜,當中以視覺藝術教師對視覺文化藝術教學的認知差異和理解程度、教育哲學觀點、教師信念和教學取向、教師的專業素養和專業能力、以及對視覺文化的敏銳度等重要因素,扮演了相當重要、並直接影響教學輸出的成敗關鍵。近年視覺文化藝術教育的研究較多偏重意識型態的批判和課程的建立,然而較少研究課程的設計者和執行人-教師本身對此的認知結構和觀點。本文以三位不同學習經驗和擁有各自不同思考模式的視覺藝術教師為分析對象,探討教師眼中的視覺文化藝術教育及其對此的認知差異,藉此了解不同教師的不同視覺文化認知架構和信念,如何影響課程的面向和實踐,並建議數種不同視覺文化藝術教育的課程結構,從而補充視覺文化藝術教育中所忽略的重要環節。 Copyright © 2003 香港美術敎育協會.
Original languageChinese (Traditional)
Title of host publication第四屆海峽兩岸美術教育交流會論文集
Editors 黃素蘭, 劉仲嚴, 區潔愛
Place of Publication香港
Publisher香港美術教育協會
Pages178-184
ISBN (Print)9889744619
Publication statusPublished - 2003

Citation

劉仲嚴 (2003):三位視覺藝術教師對視覺文化藝術教育的認知結構差異與教師觀點,輯於黃素蘭、劉仲嚴和區潔愛編《第四屆海峽兩岸美術教育交流會論文集》,(頁 178-184),香港,香港美術教育協會。

Keywords

  • 視覺文化
  • 意識型態文本
  • 認知結構
  • 課程中心
  • 混沌
  • 物質文化
  • 殘疾美學